对照我校合格评估的实验室建设目标,3月12-13日,我校www.36365.com党总支书记吴菊珍教授、赵立副主任、名誉院长刘国教授和环境工程教研室主任周筝老师和大学化学教研室主任李强林博士一行访问调研了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以及北京市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洽谈开展校校合作和对口支援的相关事宜,北京市大气污染研究中心副主任程水源教授给予了精心安排。


北京市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在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带领下,郎建垒博士、分室主任王海燕博士和刘佳博士详细介绍了大气环境预测预警与PM2.5污染防治研究室、大气复合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室、大气环境化学与监测评价研究室以及相关本科教学实验室。


参观后的座谈中,郎建垒博士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建设现状与发展规划。我们了解到实验室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下设3个研究室,现有科研人员51人,其中教授9人(包括博导7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16人,讲师与助研13人,实验师与工程师12人,是一支典型的具有地方特色,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的应用型科技平台,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座谈会上,吴菊珍书记介绍了成都工业学院和建环系的现状,并再次谈到此次来访的目的,特别希望北京工业大学及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能够在实验室建设、队伍建设和技术支持方面能帮助我们,建立友好型校校合作关系。赵立副主任表达了建环系目前有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但在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师资队伍等方面很薄弱,希望能对口帮助,并能为四川省、成都市以及成渝地区等区域的大气污染提供技术支持。郎建垒博士表示非常欢迎兄弟院校的来访,并愿意与我校合作,共谋发展。
名誉院长刘国教授提出,我们可以在区域大气环境预测预警方面人才引进、实验室建设方面给以大力支持,可在成都工业学院建立成都地区大气环境预测预警体系,并希望提升到校校合作、跨界合作的高度。
附:北京市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立足于北京市迫切需要解决的大气环境问题,针对复合污染防治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联合有关研究力量,整合有关资源,完善高水平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平台;面对北京的大气PM2.5复合污染,研究建立区域污染协同优化控制新技术,致力于全面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最终建立形成国内外先进并具有鲜明特色的大气复合污染研究学术高地,为培养本领域高层次人才做出重要贡献,为北京市制定灰霾PM2.5污染控制优化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撰稿:李强林 审稿:吴菊珍 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