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在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基础上申办的本科专业,有15年的办学历史。环境专业自2003年开始招生以来,已有千余名毕业生。本专业立足成都、服务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主要为中西部地区输送环境保护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与特色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紧紧围绕“四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产业需求,邀请和引进对专业建设富有丰富经验的国内外专家教授进行指导,专业教师队伍中拥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历的教师占比在70%以上,建立了一支专家领衔、立足实践、服务社会的“双师双能型”高质量中青年师资队伍,在专业建设与改革、平台建设、校企校地合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成效明显。
成功申报建设“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工业废水处理分中心”,成为全省第三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单位。成功申报建设成都市社科联“成都市湿地文化环保社科科普基地”,成为成都市重要的湿地科普类基地。

加强校地合作,与德阳市罗江区政府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调查与防治、水源保护、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等工作。长期与成都市环保局、郫都区环保局及乡镇政府合作,开展大学生服务、科技下乡等人才培养社会实践。
专业向着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以宽口径、强基础、重能力为指导思想开展本科教学,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训练,专业学生在全国环境监测技能大赛和水源地保护社会服务等活动中均有突出的表现。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素养,能在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从事污染控制工程设计、运营、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研究与开发、咨询、管理等工作的基层应用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环境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化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规等。
就业方向:
环境保护是21世纪全球发展进程中的最有生命力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形成了对环境保护人才的巨大需求,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的环保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行业和环保企业、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工矿企业、学校等从事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环境监测分析、环境评价、环境管理、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