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升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能力,《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的通知》(川委厅〔2016〕48号)、《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科技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高校综合改革提升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能力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川教〔2016〕107号)精神,推动我校全面服务“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该实施方案的制定先后经历了文本起草、意见征询、沟通协商、研讨论证等过程。2018年3月19日,学校2018年度第4次校务会审议通过了《成都工业学院推进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落实。
成都工业学院
2018年3月28日
成都工业学院推进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升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中办发〔2015〕48号)、《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7〕7号)、《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的通知》(川委厅〔2016〕48号)、《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科技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高校综合改革提升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能力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川教〔2016〕107号)精神,推动我校全面服务“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结合《成都工业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成都工业学院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指导意见》,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突破口,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提升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能力为主要内容,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助力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高等学校。
二、主要目标
以落实学校章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核心,以学校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牵引,加强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聚集改革资源,凝聚内生动力,增强改革定力,激发创新活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体系,形成科技成果创新转化体系,提高办学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使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形成3-5个有影响的特色优势学科和2-3个服务地方和行业能力突出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应用型科研体系日臻完善,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力争成为四川省高等教育创新改革试验的示范单位。
三、主要任务与举措
(一)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产教融合”为抓手,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
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从战略高度构建能够融合不同学科育人资源的课程体系,推进其他学科、课程及专业的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原则,形成学科、课程、教师、教学多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筑牢“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通过制度和内容建设,推进大学生日常管理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通过活动平台、网络平台建设,推进大学生日常管理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通过辅导员队伍、学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大学生日常管理教育工作的落地落实。通过改革,提高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水平,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文化认同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工程,构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背景下,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关键环节综合改革,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链及行业需求,着眼整体转型发展,着力产教深度融合,实践以“产教五融合”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1211路径”(即一个转变、两个抓手、一个突破、一个聚焦)。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凝聚共识;以综合改革和产教融合为抓手,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以应用型专业建设为突破口,构建服务地方需求的特色学科专业群;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明德广识、技精能强、融通善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笃实践行以“培养规格与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相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教学场所与真实工厂相融合、教师队伍与工程师队伍相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产教“五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与创新。
(3)着力建设和打造一批应用型示范专业
加大首批3个省级本科应用型示范专业的建设力度,按照学科专业建设规划,遴选和建设10个左右校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和20门左右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构建起学校主体、政府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结合办学基础和特色,由行业、企业专家和校内专家共同组成人才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严格的专业教学管理及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其对学科专业群及学校整体发展的引领辐射作用。建立健全专业数据信息管理平台,探索开展校内专业评估,促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
(4)建立应用导向的课程体系,重构课程教学形态
以工程应用为导向,协同行业、企业共同进行学科知识体系和技术逻辑体系的分析,重构课程体系。整合相关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和实验实践课,建立与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形成突出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依托“互联网+”,重构课程教学形态,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切实推进模块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
(5)加强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从“制度创新、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践平台、指导服务”着手,逐步构建起“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施弹性学制,放宽修业年限,允许学生按规定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业;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纳入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和学分管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按照“创新创业基本素质课程、创新基本技能课程与创业基本训练、创新创业实践”三大类进行课程建设,构建以“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创业实践”三平台联动,构建创新创业实训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将教师科研引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实现二级学院微创空间全覆盖,搭建起与校外及地方协同“创新创业工场—科技创业苗圃—大学科技园(社会孵化器)”的三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项目顺利孵化奠定基础;加强指导帮扶,积极为学生提供包括政策宣传、导师指导、培训咨询、拓展成长等服务。
(6)“评估、督导”双驱动,构建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以全面规范本科教学各环节为抓手,建立起学生教学信息员、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等全方位、多渠道的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全面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各主要环节质量监测与评价,构建以监控制度的实际有效性、评价指标的发展导向性、机构人员的专业性为特征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学质量宏观调控,形成教学质量自我调控的有效运行模式。牢固树立全员质量意识,更新质量监控观念,实现由“外控为主”到“内控为主”的转变,逐步形成“评估、督导双驱动”的质量监控机制。以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加强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强化日常教学过程的管理,将质量意识内化为全校教职员工的自觉行为,形成校园“质量文化”。
2.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1)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构筑教学团队与学科梯队
实施“柔性引进人才计划” 围绕学校优势学科、特色学科,采取特殊人才特殊引进的政策,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10名左右海内外知名学者、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或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作为学校特聘教授、兼职教授,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服务。
实施“弘毅学者与创新团队计划” 培养学科带头人。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战略带动整个教师和人才队伍的建设,瞄准“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及四川省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结合学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快集聚和培养“智能制造”、“电子信息”、 “现代服务业”等3个学科专业集群的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培养、引进或外聘学科(术)带头人,遴选弘毅学者10人左右。形成以弘毅学者+学科(科研)带头人+学术骨干为主要形式的学术创新团队,构筑学校人才高地,力争形成高原高峰并呈的局面。
实施“优秀青年学者计划” 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培养和造就100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使其成为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
实施“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计划”,培养一批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深受学生爱戴和同行赞誉的教学名师。建立和完善以教学名师为核心凝聚教学队伍的机制,推动教学团队建设,逐步形成以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团队的基本框架。通过培养、引进、外聘等方式,遴选校级教学名师。通过个人努力和组织培养相结合,力争实现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新的突破。
(2)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未来核心竞争力
实施“青蓝工程”,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推行“岗前培训项目”、“校本入职培训项目”、“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项目”,加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力度;推行“博士后培养项目”、“课程进修项目”、“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加大青年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升力度。
实施“双师双能工程”,提升教师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和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力。依托“厅委共建”平台,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或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推动学校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支持在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学校定期选派优秀青年干部、教师挂职锻炼,构建起产教融合“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新模式。引进及培养300名具有企业经历的教师。
实施“博士化工程”,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实施存量教师的博士化培养提升工作。
实施“国际化工程”,提升教师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能力。重视海外人才引进。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引进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推动教师海外访学、留学。遴选100名学科(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等赴海外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访问学者工作或短期研究,或参加国际性会议,开拓学术视野,提升学术水平;加大外籍教师聘任力度,鼓励各院系根据需要聘任外籍教师。
(3)改革人事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以明细岗位职责为导向的岗位管理制度,以目标为导向的人才分类和评价制度,以管理服务、有利于人才成长为导向的人才管理制度。按照“简政放权、精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各单位(部门)人员编制的核定和管理。
(4)改革人事考核制度
按照“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分类考核”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各单位(部门)目标考核模式。引导教学科研单位以学科排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质量(创新价值、实际贡献)等作为评价考核指标;非教学单位以完成学校重点工作质量、完成职责程度、管理服务效能等作为评价考核指标。
(5)改革薪酬分配制度
进一步加强学校主导下的二级分配方式,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科学规范的内部薪酬分配体制机制,实行符合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等特点和发展要求的薪酬分配政策。探索建立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为主,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分配形式的薪酬分配体系。
3.深化内部治理体系改革,提升整体实力
(1)深化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
深入贯彻国家五部委和省级部门“放、管、服”文件精神,落实学院办学主体地位,逐步扩大院(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人事评聘考核、绩效分配、经费预算、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充分激发院(系)办学活力。完善学院内部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院(系)自主办学能力建设,形成院(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运行机制。
(2)深化职能部门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明确部门职责,厘清部门权力边界,实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简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协同、协调效能,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探索建立决策、执行的问责和纠错改进机制,构建科学合理、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
(3)完善学术组织运行机制
以学校学术委员会为核心,健全二级院(系)教授委员会,完善学术治理运行管理体系,进一步明晰学术治理与行政管理的权限。明确学校学术委员会是校内最高学术机构,切实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学术评价、职称评聘、学术发展和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以教授委员会为主要形式的学术权力基层决策机制,充分保障学术权力相对独立行使,促进学术规范、学术自由和学术公平。
(4)健全依法治校、民主参与机制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各部门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法治意识、法制观念和法治思维;深入推进法律实施,营造出公平正义的教育法治环境,将法律实施贯穿学校治理全过程。积极探索师生代表参与学校民主决策的途径。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拓宽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渠道。健全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群团组织、社会团体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保障教职工、学生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
(5)建立社会多元参与办学的有效机制
探索建立成都工业学院理事会,充分发挥理事会在促进学校与社会各界紧密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推进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在省教育厅、省经信委等上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拓宽学校发展途径,探索鼓励企业以合作方式参与高等教育,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完善校友基金会的运行机制,探索构建政、行、校、地、企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的体制机制。
4.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提高办学影响力
(1)围绕实施开放国际战略,扩大国际交流合作领域
逐步构建起与国(境)外高水平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合作网络,为学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搭建平台。按照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的精神,充分发挥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作用和学校学科专业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国外相应行业联盟(协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试点招收留学生。
(2)依托国(境)外合作院校,为师生搭建更广阔的国际交流学习平台
实施“海外学者讲学支持及合作科研计划”,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成长计划”,积极开展国(境)外校际合作科研,提高教师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依托“陈毅游学奖学金”,积极拓展交换生、交流生、联合培养项目渠道,为学生拓展更多的国际交流学习途径。
(3)探索国内开放合作新机制,建立开放合作新模式
依托学校存量资源,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四川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及《成都产业新政50条》,主动对接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契合点,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大平台,努力寻求增量资源。加强国内(区域)交流合作的战略谋划和整体推进,落实委、厅共建,推动建立省市、共建机制,深化与省、市、区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产教联盟实体化运行,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机制。
(二)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紧扣学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行业、产业、企业和地方需求,开展应用型科研;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学术评价为导向,科研投入为保障,激励机制为手段,加强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构建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解决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问题的科研体系;不断增强学校科研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学校科研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需求的能力和水平。
1.构建应用型科技创新体系
依托学科专业平台,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建设需求,紧密对接地方经济,以解决行业企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构建应用型科技创新体系。
主动承接和参与地方政府重大课题研究,大力发展应用型科研,为政府决策、重点建设项目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积极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科技计划项目,联合进行科技攻关和产品研发。
围绕地方重点产业链,结合学校学科优势,推进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基地。
推动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三权制度改革,促进科技创新、应用型研究成果转化;用好大学科技园、环学院知识经济圈等平台,鼓励面向区域中、小、微企业产品、技术创新需求的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服务,促进教师应用研究能力水平的提高。
2.加强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聚合全校科研资源,凝练科研方向,改革科研资源配置模式,将资源配置到围绕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能力、有利应用型科研和学术体系建设的主干方向上。根据学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引导学校科研力量和资源向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三大学科专业群集聚,建设科研平台。通过政策引领,激发科研平台的活力,形成“能进能出”、“可大可小”、“虚实结合”的平台运行和发展机制,建设培育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科研平台。在4个教育厅科研平台基础上,培育申报省级高水平科研平台;启动建设一批校级科研平台,初步形成与学科专业建设相适应的学术体系和学科平台。
与科研平台建设相结合,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打破院系界限,按学科相同或相近原则,培育10-15个水平、结构、梯度合理的特色科研团队:共享科研资源,互通科研信息,联合科技攻关,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用好厅委共建有关支持政策,抓住与郫都区共建环学校知识经济圈的机遇,利用学校地域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与研究机构、龙头企业等建立科技合作创新机制。主动对接地方政府,积极与地方企业建设中试基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产学研联盟等协同创新平台。发挥好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和“成渝汽车后服务产教联盟”等协同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学校协同创新能力。
3.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把握好四川省作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学校被列为省级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国家五部委和省级的“放、管、服”等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开展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使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得到显著提高。
建立学校科技成果信息采集系统,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机制。打通学校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对接通道,让学校各类科技计划、科技奖励成果数据、知识产权信息资源与社会互联互通,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发布,促进科技成果快速有效转化。
改革校级基金支持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主动与地方企业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等。利用学校基金与企业联合设立面向企业实际问题的“企业专项”,鼓励教师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中寻找科研课题来源。鼓励教师到地方开展科技信息服务,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精准对接。
充分利用学校大学科技园等公共技术平台,鼓励教师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成果产业化,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强化科研服务社会、服务行业企业的职能,十三五期间,实现产学研合作项目50项以上,横向科研经费大幅提升。实现各项科技成果转化指标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力争实现省部级科研成果奖零的突破,国家专利年均授权突破100项。
4.创新科研管理体制
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创新科研管理体制,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等管理办法。
探索建立向应用倾斜的科研水平评价新机制。增加成果转化、解决实际问题等因素在评价中的权重,探索用标志性成果评价的新模式。将评价结果在职称评聘、人才计划推评等工作中加以运用。
切实落实学校新出台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考核管理制度、科研奖励制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专利工作管理制度、科研平台管理制度、教职工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的规定等系列制度。探索建立教师从科研活动中获取合理报酬的科研回报制度。
(三)依托国防军工企业,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1.持续开展军民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充分利用军民融合政策制度,统筹学校和附属工厂资源,努力将附属工厂打造成为工业信息化企业、智能制造企业,提供进入高端制造领域的资质条件。积极进入雷达天线座领域,开拓新的军品市场,拓宽军民融合的广度,持续推动军民融合。利用附属工厂在科研、生产等方面的资源,与军工企业开展科技领域中基础性、集成性和共享技术的研究,促进军工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孵化。
2. 探索与军民融合企业组建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开展协同创新
依托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雷达研制单位23所、206所,国营第783厂、784厂、786厂、南湖机械总厂等国防军工企业,利用校办企业国营第633厂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品牌影响以及在军品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探索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承担雷达配套产品的科研、生产和服务,探索形成创新性的成果和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力争在信息安全、电子通信、无人机和新材料等方向上形成特色和优势。
四、保障措施
我校作为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要把服务“四川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创新人才培养,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全校教职员工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狠抓落实,明确责任,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改革试点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
1.设立领导小组。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其他校领导为成员的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审定有关改革任务、政策和措施,研究解决改革试点中的重大问题。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综改处,具体负责创新改革工作的推进落实中的联络协调和督察评估等日常事务。
3.工作小组。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学生处、财务处、实验处、国资处、创新创业学院、校办工厂等相关部门为工作小组成员单位,负责按照领导小组的要求,制定改革创新具体的工作推进方案和协调相关事宜。发挥各自职能,认真落实责任,做好全面创新改革试点相关工作。学校将把创新改革试点工作情况纳入部门年度目标考核。
(二)健全工作机制
加强创新政策、规划和改革举措的统筹协调,建立重大事项领导牵头、部门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目标协同、权责明确、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1.领导小组例会制。建立学校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审议改革事项的推进实施情况。
2.目标责任制。建立目标责任制,对照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工作清单,由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时间进度和改革目标推进。各成员单位要指定一名部门负责人为工作联络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协调落实改革具体事项。
3.信息报送制。建立信息报送制,各牵头部门对每一项改革实行季报和年报制度,年终总结形成改革成果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
(三)政策支持
各改革事项成员单位(部门)要积极主动与省、市相关部门对接,要把我校的创新改革试点和四川省的全面创新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根据改革需要,及时向省级相关部门提出政策需求,提出改革突破的建议和方案,争取政策支持,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效。着力在以下几方面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1.争取成为省属高校编制总量管理试点高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保障和落实用人自主权,结合学校生师比、办学特点、“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重新核定编制人员总量,探索实行高校人员总量管理,逐步实行备案制管理。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需要,依法依规自主开展相关工作,自主设置岗位及制定相应管理办法。
2.争取落实已出台相关科技政策。全面推进落实《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突出重点,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不畅、激励机制不活、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束缚等问题,围绕全面创新改革试点要求,积极开展重大改革问题研究探索,形成新经验。
3.依托厅委共建,省教育厅和经信委为学校提供产教融合发展、对接行业产业、服务企业等方面的政策、项目、资源及经费支持,加强学校与我省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等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指导学校完善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治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帮助学校构建学生、教师到企业、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实训实习的保障机制和政策支持;加强对学校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指导、督导及评估,指导学校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更好地实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
(四)明确进度安排
2018年3-4月,形成方案阶段。成立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确定成员单位;全面推进落实改革试点任务,形成学校全面改革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
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全面推进阶段。对各项改革事项全面实质性推进,在实施中开展阶段性评估,对成熟的改革举措及时总结,形成建设体系或方法模式。
2019年7-12月,提高总结阶段。进一步推进改革试点,滚动部署改革任务,组织开展系统性评估,总结重大改革举措和典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