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立足于环境专业实验室、环境治理与智能检测研究所等组建了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废水处理分中心。
2017年12月立足于环境专业实验室(2012年建立)、化学实验室、环境治理与智能检测研究所(2017年建立)等组建了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废水处理分中心。
实验室现有教学与研究人员近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7人,高级技术职称9人。
团队已主持相关科研课题40余项,经费200万余元;横向课题6项,经费150万余元;申请(授权)专利20余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1项;地厅级科技奖励2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30篇;获得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项。

团队已主持相关科研课题40余项,经费200万余元;横向课题6项,经费150万余元;申请(授权)专利20余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1项;地厅级科技奖励2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30篇;获得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项。
实验室现有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色谱分析室、光谱分析室、环保设备集成创新研究室,新型环保材料研究室,废水高级氧化技术研究室、水处理实验室、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中心、准备室、药品室、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8间,约600平米。
实验室现有气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双光束紫外可见光谱仪、双靶磁控溅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自动COD测定仪、自动电位滴定仪、导电率仪、酸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SBR系统、USAB系统、AA/O系统、六位自动沉淀仪等180余台套仪器设备,总价值360余万元。
国家水中心工业废水处理分中心现有研究方向三个,包括环保设备集成与自动化控制研究与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开发与应用,废水高级氧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1)智能环保装备集成创新与自动化控制:环保设备(单元)“集成化”、“智能化”、“自动化”控制,重点在节能环保领域,重点推进固体废弃物智能化分选装备、智能化除尘装备、电子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新型污水处理装备,实现各种再生原料的高效智能化分选和污水处理装备的高效、稳定与智能化运行。服务定位主要为小微企业提供一体化废水废气处理设备和技术服务。
(2)难降解有机废水高级氧化技术:主要内容有高级氧化技术集成与高效反应器;非均相体系氧化技术;中间产物毒性评价;新型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研究特征。服务方向主要为工业园区的医药、化工、食品材料制备等中小企业提供废水高级氧化技术服务。
(3)环保新型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TiO2光触媒改性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应用;表面改性过滤膜、反渗透膜的研究与应用;改性纤维素絮凝剂、改性甲壳素絮凝剂等开发与应用;微生物菌群的选种与培育;服务方向主要为西南地区环保产业提供可应用新型膜材料、絮凝材料和光催化材料等。
实验室发展规划:近三年,加强基础建设,实验室面积达到2200平方米,实验仪器总值达到1000万,申报省级实验(研究)平台1个,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一个。五年规划:达到国内先进实验室水平。